Displaying: 201-220 of 444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0.478 sec

20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陳湘韻 Hsiang-Yun Chen
主教句型的真正問題
The Real Problem of Bishop Sentence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描述性理論(或稱E-型理論)是對「驢子代詞」(donkey anaphora)的一種分析(如:伊凡斯(Evans,1977),韓牧(Heim,1990),尼爾(Neale,1990))。此徑路常為人詬病的一點是無法解釋「主教句型」(bishop sentences)。艾勃(Elbourne,2005)提出一套情境語義學(situation semantics)式的描述性理論,並宣稱該理論不僅能解決傳統描述性理論在說明主教句型時的困難,還能解釋另一種新的主教句型。本文旨在質疑艾勃的分析。我指出艾勃的解法不但使用了未受約束的指代詞(unbound anaphora),且其對新的主教句型的說明也並不適切。
20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楊德立 Tak-Lap Yeung
評After Hegel: German Philosophy, 1840-1900
A Review of After Hegel: German Philosophy, 1840-1900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相比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德國哲學,哲學學者與史家一般更注重前半葉的成就。Frederick Beiser 這本著作,正是針對這種情況而寫。他認為十九世紀後半葉被過度簡化和忽略,其實相對於前半葉,後半葉甚至「更重要和哲學上更有趣」,而通過新的敘事和理論重構,該能賦予其應得的重視。為此,作者鑄造了五條不同的歷史線索,包括新「康德主義的興起」、「物質主義的爭論」、「歷史主義的發展」、「現代邏輯的根源」、「悲觀主義的冒起」,讓讀者以不同角度,重新認識這段歷史。他以發掘失落的傳統為己任,對於志同道合的讀者而言,這書當然對味,然而,若要讓讀者公平、恰當地了解當時的思潮,從另一角度而言,書名引來的期望或未盡相符。作者的學術素養無容置疑,本書豐富的資料和清晰的整理,能讓無論是否熟悉該段哲學史的讀者皆耳目一新。若讀者能自行把當中的細節,放到更大的歷史脈絡看,相信會對此書有更正面的評價、獲益更多。
20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8 > Issue: 56
劉滄龍 Tsang-Long Liu
論尼采的美學自由
On Nietzsche’s Aesthetic Freedom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尼采承繼赫爾德對「美學」(Ästhetik)的理解,進一步開展美學與自由的關聯,藉由美學的進路實現「自然人」(Naturmensch),呼應盧梭「回到自然」的宣言。富含美學意義的「自然」以超善惡的非道德主義,要解放基督教式的禁欲身體。尼采頌揚文藝復興式的教養(virtù),並以歌德的「高尚教養」與「體態靈巧」為例,將「善惡對立的道德」從美學的角度轉化為超善惡的「好壞」。高貴的人就像藝術天才一樣,善於調動身體的多元力量,不把壞的排除,而是肯定命運中的偶然性,在趨於毀滅的現代性生活中,開發矛盾力量的動能,讓足以裂解生命的衝突性力量成為創新生活風格的泉源。自由遊戲的力量是藝術活動的主要形式,也是生命活力的表徵。本文將從力量、自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作為討論線索探究以下課題:藝術的解放力量是主體權能的展現還是去主體化的過程?若藝術活動涉及個體解放的自由,是否也有政治自由的向度?尼采美學思想與啟蒙批判的關係為何?
20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8 > Issue: 56
吳澤玫 Tse-Mei Wu
論羅爾斯的穩定性論證
On Rawls’s Arguments of Stabilit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羅爾斯在前後期的正義理論裡,系統地探討並嘗試解決穩定性問題,即在當代社會存在合理多元的事實下,如何促使公民自願接受並遵守社會制度的相關規範,以維繫正義且秩序良好的社會?在《政治自由主義》裡,羅爾斯提出重疊共識的論證。他主張持不同合理全面性學說的公民都會同意「作為公平的正義」這種政治正義觀,以之規範社會主要制度。公民將基於這樣的共識,自願遵守相關規範,因而能在多元價值之中確保社會的穩定。本文的目的在於探討重疊共識的論證能否成功解決多元社會的穩定性問題。首先說明羅爾斯關切的穩定性問題為何,其次說明他為什麼放棄《正義論》裡的穩定性論證,改採重疊共識的論證。第三,本文將分析羅爾斯如何證成重疊共識,主張這樣的共識可以解決穩定性問題。第四,本文檢視並批評重疊共識的論證。筆者將指出,這個論證是失敗的,任何採取社會正義原則層次的論證都無法成功解決穩定性問題。最後,本文將提出一種奠基於道德心理的穩定性論證之初步形式。這樣的論證取向不但相容於羅爾斯的觀點,且是理論上可以成立的。
20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8 > Issue: 56
王介成 Chieh-Cheng Wang
《墨子》身體觀探研─以「修身」為核心
On the Concept of Body in the Mo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旨在從「修身」概念出發對《墨子》的身體觀進行探研。首先本文指出,《墨子》的身體乃由「形─心─氣」構成,此合於先秦諸子對人身體之理解。形即形軀;心則首重其認識義,同時也和「善」、「愛」、「志」、「性」有所關聯;氣在《墨子》中雖未具理論規模,但氣會隨志而現亦是我們了解〈所染〉的關鍵。基於這樣的身體形構我們可看出,《墨子》所修之身並非僅是生理形軀之身,而是一身心合一之身,透過修養(做工夫)學者的身心形態得以發生轉化。本文以為,所謂工夫不單限於內在的心性修養,只要能使人的思想、行為有所改變,無論是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的方法皆可稱為工夫。據此本文從《墨子》中析理出「去」、「反之身」、「立志」、「力事」、「學」、「辯」六種工夫。最後本文發現,《墨子》修身的目的與理想是成就墨家式的人才為天下興利除害,這樣的身體則內含「知無欲惡之身」、「力勇之身」與「交利之身」三種身體向度,此三種身體共構成《墨子》身體觀的最高理想。
20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8 > Issue: 56
黃崇修 Chung-Hsiu Huang
《太極圖說》「中正」概念之工夫實踐還原: 以《管子》中靜形正言說為核心
The Concept of Moderation in Zhou Dun-Yi’s Annotations to Taijitu from Perspectives on Dingjing Thought in the Guan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一般認為周敦頤《太極圖說》或《通書》受到《中庸》及《易傳》影響,因此周敦頤定靜功夫思維自然而然也就被認定為來自《中庸》或《易傳》。不過筆者透過先前研究〈《管子》定靜思維對周敦頤定靜工夫之影響─以朱丹溪三重鬱說思維結構維視點〉之分析結果,發現《管子》之「中靜,形正,天仁地義」實踐論述系統,的確可以對應於「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言說。如此一來,《太極圖說》之中正概念便可以援用《管子•內業》「中靜形正」之觀點,而從另一個角度予以慎重地看待。所以筆者首先根據劉蕺山與牟宗三之詮釋觀點作一爬梳,之後再就日本學者荻原擴、岡田武彥之幾種觀點以為對照,從而發現《管子•內業》之「中靜形正」所開展之解釋格局,其不僅在概念上可以邏輯涵蓋荻原擴將中正解為「至公」;另一方面就哲學公案上又可滿足朱子所謂「中正仁義之外別無主靜一事」的形式要求。因為在「中靜形正」模式下,我們的確可以將周敦頤主靜說擺入中正概念之中,並且透過「內靜外敬」實踐模式擴展了周敦頤之工夫論述張力。同時在此思維結構下,由於「中靜」之無欲概念具有指涉本體義之可能,從而保全了周敦頤宇宙本體論的形上高度。
20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8 > Issue: 56
曾怡嘉 Yi-Jia Zeng
評Alexander Broadie, A History of Scottish Philosophy
A Review of Alexander Broadie’s A History of Scottish Philosoph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蘇格蘭哲學與思想史近年為英語學界之新興研究領域。身為該領域之先驅、蘇格蘭啟蒙研究首屈一指的學者,亞歷山大•布洛迪有鑑於此趨勢,以本書叩問「何謂蘇格蘭哲學」之根本問題,並提供讀者一部十分全面的哲學史著。布洛迪成功地在書中兼顧歷史與哲學的深度,闡明蘇格蘭哲學的本質與重要性。他主張蘇格蘭哲學必須放入歷史脈絡之中研究,因為它並不僅是一項哲學的志業,更是數世紀以來凝聚蘇格蘭民族的文化傳統。若缺少過去思想家們齊力建構此一智識文化,近代以降的科學、文學、政治與文化發展恐怕舉步維艱。本文旨在評論《蘇格蘭哲學史》;同時概覽布洛迪任教於格拉斯哥大學時從哲學到歷史的學術轉向。他對蘇格蘭哲學文化的投入值得當代歷史學家與哲學家關注,其作品開啟了思想史與哲學史對話的契機;文末將透過本書探討目前英語學界思想史與哲學史之互動關係。
20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9 > Issue: 57
黃崇修 Chung-Hsiu Huang
張載「中正」概念研究─定靜工夫視點下之嘗試性解讀
A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Moderation in Zhang Zai’s Philosoph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以先前研究周敦頤「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之定靜工夫成果為切入點,試圖對張載《正蒙•中正》之義理結構進行工夫論式之分析研究。而筆者透過文本文獻分析及相關研究之佐證,發現到〈中正〉宏大之哲學思維中的確具有與周敦頤「中正仁義而主靜」相呼應之思維結構存在。其中筆者所持之論證要點在於〈中正〉文脈論述中事實上具有「中道」→「體正」→「四毋說」→「誠」→「安仁、好仁、惡不仁」之論述命題存在。而這些命題所涵蘊之義理及論述邏輯確實可與周敦頤「中正仁義而主靜」之實踐邏輯相通,並且于深層之義理透視下,張載中正概念可還原為「中靜形正」之根本形式。尤有甚者,張載在此實踐思維基礎下,更進一步透過《孟子•盡心》內容,巧妙地將儒學「仁義禮智信」概念帶入,從而讓我們可以在文本之抽絲剝繭中,看到張載論述「仁義」概念之後,繼而提出「篤信」→「好學」→「禮智」命題以推演「仁→義→信→禮→智」實踐結構之用心。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張載不僅呼應了周敦頤定靜工夫之論述內容,他在此架構下所連結開展出之儒學義理,更是〈中正〉重要之學術貢獻所在。
20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9 > Issue: 57
蕭銘源 Ming-Yuan Hsiao
新傾向論與內在遮蓋者難題
New Dispositionalism and Intrinsic Fink Problem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史密斯(2003)建議,我們可以用傾向來理解其他可能性,並以此解消法蘭克福(1969)對其他可能性原則提出的挑戰,文獻上稱此進路為新傾向論。根據史密斯,在法蘭克福的案例中,行動者的其他可能性只是被干預者遮蓋,而不是被干預者消除。而這就顯示出,行動者仍舊保有其他可能性,法蘭克福的案例並不是其他可能性原則的反例。科恩與韓福德(2007)反對史密斯的論點,他們指出,在不承認內在遮蓋者的情況下,史密斯的新傾向論將無法解消某些法蘭克福式案例,對其他可能性原則的辯護並不全面,所以並不令人滿意。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論證,科恩與韓福德對史密斯的批評並不完全成立,因為他們的批評預設了有爭議的傾向的條件句分析理論。
21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9 > Issue: 58
洪巳軒 Szu-Hsuan Hung
墨子對於「兼愛」之論理與實踐精神
Mozi’s Argumentation and Practical Spirit of “ JianA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以西方倫理學理論為基礎,進而嘗試系統性地建構墨子關於兼愛的理論是許多研究者採用的研究方式。然而,本文發現墨子在面對批評兼愛者與認同兼愛者之時,採用了不同的論說方式。面對批評者,墨子以反證其論點不能成立的辯論手法促使其認同兼愛;面對認同者,則採用互利原則以增強其實踐兼愛的信念。不過,用以擊破反對者論點的辯論內容以及增強實踐信念的互利原則,仍不足以窺見兼愛的實踐精神。本文從墨子實踐兼愛的相關文獻中,揣摩其精神境界:發現在此實踐精神中,兼愛本身即為價值根源,兼愛的行為本身是義;而不論利己或利他的效益,都只是兼愛行為所產生的附加價值。以兼愛的價值認同所引發的實際行動本身就是義,因現實環境之限制所產生的利與不利,皆無損於兼愛的實踐精神。
21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9 > Issue: 58
許從聖 Tsung-Sheng Hsu
氣相應、性偽合、參於天地─荀子的感通論建構
The Construction of Xunzi’s Correspondence Theor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周易•咸卦》彖辭對二氣交感的歷程描述,蘊含自然創造與人文化成的雙重意指。從男女之間相感、親悅到結合的嫁娶行動與事件,發展為生生化育、延續恆久的夫婦對待倫理,也暗示男女媾合的生命繁衍與萬物化生的創造歷程,兩端雖非同質且不對稱,卻有微妙的聯繫與呼應關係,此為感通論的基本內容框架。值得注意的是,《荀子•大略》強調「夫婦之道」於倫理關係中的奠基性地位,實可與《周易•咸卦》所述感通論旨趣相互發明。本文進而深究感通在荀子思想所具有的多向視域與建構進程,擴及〈非相〉、〈性惡〉、〈禮論〉、〈天論〉等重要文獻,梳理氣、性、情、偽、度、參、神明等與感通相涉的核心詞義及相互關係,構成三層動態連貫的感通論體系:一,從「性偽之分」到「性偽合」的發展序階變化,敘明「自我感通」的具體實現歷程與實踐工夫;二,從「度己以繩」到「接人用抴」的推擴實踐,闡發「人我感通」的共在聯繫感受與倫理義涵;三,從「明於天人之分」到「參於天地」的關係轉化與辯證哲思,解明天地自然對人類創建文化生活的方向指引與智慧啟發。
21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9 > Issue: 58
林薰香 Shing-Shang Lin
論海德格對康德「敬重」之詮釋─《現象學基本問題》: 和《康德與形上學問題》之研究
On Heidegger’s Interpretation of Kant’s Achtung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康德於《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ssen Vernunft,1793)指出人格性本身(die Persönlichkeit selbst)乃伴隨與之不可分的敬重之道德法則理念,在《實踐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1788)說明敬重是對法則的敬重,是一種通過理智發揮效用的情感,源自純粹實踐理性。海德格對情感與敬重的,於存有論上闡釋道德情感與人格性(海德格稱之為人的本質、主體性)的關係。本文主要討論海德格在《康德與形上學問題》(Kant und das Problem derMetaphysik,1929)與《現象學基本問題》(Die Grundfrage der Phänomenologie,1975)對康德的道德情感與敬重概念進行現象學式之詮釋,以瞭解海德格有關敬重的觀點,進而釐清海德格如何將敬重與人的本質建構關聯起來,藉以進一步瞭解敬重對人的本質與實際的自我之構成有何重要性。
21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59
林修德 Hsiu-Te Lin
面對中國哲學研究立場分歧的一種嘗試
On Disagreements within Chinese Philosoph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的核心論題是中國哲學研究方法,本文企圖指出研究關懷的重要性,強調研究關懷的根本分歧將導致研究立場及其進路的不同,並進而衍生出歧異且難以交流的學術意見。研究關懷是更深層的研究動機,研究者能嘗試在彼此相異的研究關懷中找到某些共通點,從而藉此建構出公共性的研究關懷網絡及其分工整合機制。本文嘗試以「求真」做為公共的研究關懷,倡議中國哲學研究關懷得以從傳統「澄清文本意涵『是』什麼?」的模式中,進一步連結「做為普遍真理的中國哲學該『如何』在當代具體實踐?」 的探究。
21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59
林建德 Chien-Te Lin
傳統判教的哲學反思─試論學術與信仰間之可能平衡
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Traditional Pan Jiao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現代化客觀的佛教學術研究,易於挑戰乃至否定傳統佛教既有觀點,如不承認佛經皆佛親說(包括「大乘非佛說」),各式的「判教」在史學考證下亦難有立足之地,天台五時判教即是一例。本文試著對此作進一步探討:首先,說明信仰與學術兩種立場的對峙;其次,學術研究雖在知識層次占了上風,但僅能視為是「一種」理解而非「唯一」觀點;第三,佛法之「宗教性」 重於以方便善巧引渡不同根機眾生,如「五時」的「時」除了「時間順序」 外或也指「時節因緣」;第四,傳統判教仍具有意義,背有亦有一套信仰邏輯以建立自宗合理性基礎;第五,除了以正誤、真偽評斷,「權實」應是更理想的評價語彙。最後,對於佛教史理解,或可藉「多重佛史」持多元開放態度而非定於一說。如此,以「歷史之錯誤」斷言傳統判教,就客觀學術雖言之成理,但就信仰實踐而言卻是「宗教之正確」,所以即便是「錯誤」也會是「美麗的錯誤」。
21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59
林慈涵 Ci-Han Lin
《莊子》的判斷模式
The Two Modes of Judgment in Zhuang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試圖將隱含於《莊子》的「判斷模式」明朗化,並由此顯現出兩種主體性。「固化主體」以「成心」為用,「成心三元素」中的「我」啟動固化機制,開展出「成心→同一化標準→分判價值→自己」的判斷模式,呈現出「已成」與「固定」的存在狀態;「虛化主體」則是以「鏡心」為用,「鏡心三元素」中的「他者」讓主體能如實接收物本身,開展出「鏡心→差異化標準→分判價值→自然」的判斷模式,呈現出「虛空」與「流動」的存在狀態。兩種主體分別是莊子的批判與理想。
21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59
58 期〈論海德格對康德「敬重」之詮釋─《現象學基本問題》和《康德與形上學問題》之研究〉一文作者提供之補充修正表
21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3 > Issue: 6
劉福增 維根斯坦《論集》中「實是〈界)˩ 觀念的困題及其解決
21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3 > Issue: 6
郎昆如 先秦法家社會哲學之研究
21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3 > Issue: 6
楊政河 論佛教因果法則的邏輯解析
22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3 > Issue: 6
楊志南 南禪「頓悟」說的理論基礎一一以「眾生本來是佛一!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