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ing: 181-200 of 360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0.361 sec

18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50
劉作 Zuo Liu
活的黑格爾─評劉創馥教授的《黑格爾新釋》
Living Hegel: Comment on Prof. Chong-Fuk Lau'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Hegel

18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50
傅皓政 Hao-Cheng Fu
論死亡之剝奪說
On Deprivation Account of Death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伊比鳩魯在〈給美諾西厄斯的信〉中提到死亡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所 以根本無需懼怕,我認為在他的論證中潛藏三個非常重要的預設:(1)快樂 主義;(2)物理主義以及(3)存在要求。表面上看起來,伊比鳩魯的論證 似乎是成立的,由於人死亡之後就沒有任何感覺,也就不會有任何快樂或痛 苦的感受,所以,對死亡者本身而言,他顯然無法評斷死亡這個事件對自己 而言到底是好或不好。然而,沒有實際感覺到某個事件所帶來的痛苦經驗,對某人而言就沒有好或不好的評價嗎?事實不然。我在本篇論文中將試圖透 過剝奪說證明即使某人無法實際感受到某個事件對他而言是快樂或痛苦,該 事件對其本身而言是好或不好仍然是可以評價的,並且透過價值比較理論證成對某人而言,即使他沒有實際感受到該事件帶來的痛苦,我們仍然會同意 該事件對他而言確實造成傷害的論題。因此,伊比鳩魯認為死亡並沒有什麼 的論證並不成立。
18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1
洪巳軒 Szu-Hsuan Hung
從《韓非子》「人設之勢」 論政治權力之鞏固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from the “Man-Made Shi” in Hanfei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如果政治權力是一種命令者有意圖的以各種方式促使他人服從其對於 有價值之資源的支配性分配活動,那麼如何建立政治的權力關係就成為最關 鍵的焦點。《韓非子》認為道德性的權力關係在理論上雖然可能卻不可行,是以主張透過法令的制定以作為權力的形式要件。並以賞、罰為政治權力的 實質要件,在以人情好利惡害為理論基礎下,透過權力者於發布命令時所挾 帶的教育、經濟與武力之優勢資源,認定權力對象會選擇放棄抵抗而採取服 從行為,權力關係由是建立。
18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1
鄧敦民 Duen-Min Deng
自然演繹法系統之比較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Natural Deduction System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自然演繹法(natural deduction)是大多數基礎邏輯課程中所教的證明 系統,然而不同的教科書所採用的自然演繹法系統不盡相同,造成了教學與 學習上的困擾。特別是在量詞推論規則上,我們有兩套完全不同的系統。其 中一個系統(本文稱之為「Gentzen 系統」)使用了一條看起來較為複雜的 「存在個例化規則」(existential instantiation),而另一個系統(本文稱之為 「Copi-Kahane 系統」),則是用了一條看起來較為簡單的存在個例化規則。 雖然目前大部分中文邏輯教科書都採用了「Copi-Kahane 系統」的規則,然 而也有少數中英文基礎邏輯或中階邏輯教科書是採用「Gentzen 系統」。這造 成了教學上的一些問題,例如它也許會造成基礎邏輯與中階邏輯課程銜接上 的一些難度。在本文中,我將從邏輯教學的觀點來比較「Gentzen 系統」與 「Copi-Kahane 系統」的優劣,並對於我們應該採用哪一個系統來教學提出 我的建議。
18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1
韓曉華 Hiu-Wah Hon
論牟宗三對「哲學語言」的理解: 從牟譯《名理論》來看
Mou Zong-san on Philosophical Languag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認為牟宗三先生重新翻譯維特根什坦的《名理論》之目的,固然 是吸納與消化萊布尼茲與羅素等的邏輯分析一套之思考於其《認識心之判批》 內,即對邏輯系統作出重新之疏解。然而,牟宗三先生以「分解地說」與「非 分解地說」來重新釐定維氏的「可說」與「不可說」,則表達了他對「哲學 語言」的理解。此「哲學語言」的理解至少具有兩重意義:一是牟宗三先生 所論「哲學」之可能根據;二是牟宗三先生以其獨特的「哲學語言」觀對 經典詮釋方案的可能依據。依此,梳理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語言」觀,即具 有能理解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兩大重要工作(哲學思想和哲學詮釋)的 意義。
18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陳榮華 Wing-Wah Chan
羅逖的脈絡重整與高達美的視域融合
Rorty’s Recontextualization and Gadamer’s Fusion of Horizon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首先指出,無論羅逖(Rorty)的脈絡重整 (recontextualization) 和高達美(Gadamer)的視域融合 (Horizontverschmelzung, fusion of horizons) 都是思考的過程。雖然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理論,但都是獲得知識的方式。然後本文要證成,脈絡重整無法得到實有的知識,也無法完成羅逖的啟發哲學 (edifying philosophy) 的理想,這是說,脈絡重整無法突破已有的哲學典範,創立新的哲學典範,以提出創新的哲學知識。但高達美的視域融合卻可以避免脈絡重整的困難,讓人能理解實有,也可突破而得到創新的知識。因此相對而言,高達美的視域融合是較合理的思考理論。
18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林宏星 Hong-Xin Lin
朱子論真知及其動機效力
Zhuxi on True Knowledge and It’s Motivational Efficac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試圖通過對朱子「真知」概念的內容和結構的分析,說明「真知」概念所包含的動機效力,並藉由T. Nagel 的理論,以回應休謨式問題的詰難。對於「知而不能行」之知,朱子認為這種知只是淺知,而真知則必能行。依朱子,一個人在特定情境下對何為最好的知道得越深,他就越可能依其判斷去行動,當一個人之知達到了最高的程度,他便完全會依知而行。這種知(真知)不僅是對所當然之則之知,也是對所以然之理之知,而這種所以然之理原在自家身心上,經由反省體驗而得,因而具有在道德行動中決定如此而不如彼的動機效力
18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林薰香 Shing-Shang Lin
瞬間的永恆─海德格《尼采》與《存有與時間》之研究
The Eternity of the Augenblick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海德格於《尼采》(1961)以存有理解為基礎接續《存有與時間》對存有和時間的追問,論點則由《存有與時間》存有者的存有、向來屬我性(Jemeinigkeit)的個體性轉向存有者整體(das Seiende im Ganzen)、存有本身,因而出現與前期哲學有所延續卻又不同的關係。透過對尼采永恆輪迴學說與強力意志的詮釋,海德格於《尼采》提出「瞬間的永恆(Ewigkeit des Augenblicks)」。如此意義下的永恆與時間及自身性有關,而且和《存有與時間》的瞬間(Augenblick)概念及自主式的自由具有某種相似性,因此本文以《尼采》為主,並藉助《存有與時間》的相關論述,探討海德格有關瞬間和永恆的概念,以及瞬間、永恆與人的可能關係。
18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魏嘉華 Chia-Hua Wei
倫理的意向性分析─以郎尼根思想為框架
Intentionality Analysis of Ethic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郎尼根主張倫理意向性分析顯示出倫理行為是動態的。它包括:實在的知識、價值反省、價值判斷、決定與行動。實在的知識是透過認知理論的應用而達成的。再者,人基於對價值的無私渴求,會繼續追問一個更深的問題:「我應該做什麼?」如此人便進入倫理反省的範圍。在倫理反省中,人透過情感而意識到價值。此外,情感對價值的回應發生在情感視野中,情感視野會對價值範圍建構出一個方向,它會特別影響價值詢問、價值反省、深思熟慮、價值判斷、決定與行動。至於價值反省與價值判斷,通常是習慣性的。當人遇到新情境、新的情感和價值判斷的新問題時,人會啟動價值反省和價值判斷的新過程。倫理反省是可以自我修訂。人根據價值判斷,而作出決定與實踐決定。
19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李雨鍾 Yu-Zhong Li
「空」、「氣」之爭及其背後的道德實踐問題─熊十力思想中的儒佛之辯新探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Emptiness” and “Qi”, along with the Problem of Moral Practic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熊十力是現代新儒家中極具影響力,也極富爭議性的人物,本文則嘗試透過圍繞在其身上的爭議性話題,進一步探入其背後所關涉到儒佛之爭及道德實踐問題。本文首先對照分析熊氏《新唯識論》(語體文本)中「心-境」結構和宇宙論架構之間的深層關係,進而揭示出其背後所隱含的「空」與「氣」之爭,前者乃是熊氏有取於大乘佛學(尤其是空宗)之處,後者則是熊氏獨尊的儒家(易學)思想系統所牽動的隱藏性線索;本文試圖表明,熊氏對佛家「空」的觀念的吸納,實際上引發了儒學系統中「氣」之坐標的移動與重置,而「氣」及其背後支撐起的實存性體驗又影響了熊氏思想中「空」的形態。藉由「空」與「氣」之間共生而衝突的張力,我們一方面將得以一窺形塑熊氏思想形態的獨特因素,另一方面則可以進一步追問其背後所反映出的,熊氏在儒家「仁心」與佛家「悲心」之間的倫理抉擇,並重新思考此二家在道德實踐問題上各自的利弊得失,由此我們方能真切體會到熊氏由佛轉儒背後的道德關懷與深刻用心,而其中所呈現出的問題結構至今仍值得深思。
19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 Issue: 53
黃文宏 Wen-Hong Huang
論洪耀勳「真理論的絕對辯證法」的構想
On Hung Yao-Shun’s Conception of “Absolute Dialectics of Alethiology”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19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 Issue: 53
廖育正 Yu-Zheng Liao
朱子心性論可以回應道德責任歸屬嗎?
Can Zhu Xi’s Theory of Mind Respond to Moral Responsibilit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在談論道德責任(moral responsibility)歸屬時,一種常被接受的看法是:某人對某事具有道德責任,若且唯若某人在自由意志下,促使了某事的發生。換句話說,若是人無從避免去做一件道德上應受譴責的事情,則不被歸屬道德責任。而朱熹(1130-1200)以心統性情的義理架構,作為其倫理思想的心性論基礎,這樣的系統究竟能否歸屬道德責任?當代學人對此有許多歧見。他們的意見為何產生衝突?朱子心性論可以回應道德責任歸屬嗎?這是本文意欲探究的重點。本文的結論是:當代學人各條研究進路之糾結,大致可以視為相容論與不相容論之爭的中國式展開;對此大哉問,形上學一日不得解,便一日沒有答案。然而在上述糾結之外,若還有回應問題的空間,或許在於以本體工夫論,兼及體驗論的視野,將心詮釋為性情的突現(emergence),去照應涵養省察、格物致知、克己主敬等思想─進而能將Peter van Inwagen 的話改寫為一種中國式的言說:心性情之間,別有一種神秘的工夫。
19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陳士誠 Shih-Chen Chen
知─行合一之哲學史及其倫理學的先驗說明之探究
A Research on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Acting” and Its Transcendental Explanation Based on Ethic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知行合一是陽明學核心之一;探求其哲學史根源,以及其倫理學證成方式,以顯其學之規模,即本文之兩個目的。所謂根源,非泛指心學傳統中分析出一種模糊的觀念性連結,而是在確定文本中藉倫理學詮釋尋得文獻根據,以證此知行合一在經典承傳中之一脈相承處。此相承處即是《孟子.離婁上》中所揭示者:知之,即行之,此表示知行間的分析關係,在其中,知,乃智之實:知仁義,即固守仁義;因而,所謂知,即行其所知之遵守義。陽明謂是非心之知,其文本根據即可溯源至此,非如勞思光謂兩者只在詞源上有關而已。這是本文第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乃是藉倫理學證成此知行合一之說。勞思光視「行」為發動義,把「行」一詞之意涵,從常識,提昇到心學與語言哲學位階,但若謂去證成知行合一在倫理學上的必然性,也即,知行何故非合一不可,這問題還需尋求更根本的說明。依本文,這乃基於一相關於使心學所蘊含之倫理學概念成為可能之先驗分析工作,也即,知行合一乃在人之主體同一性中成立,而這同一性則乃是使倫理規範與究責概念成為可能之先在性條件,從而即揭示知行合一之必然性基礎。在這同一性中,知與行在倫理上的屬己性被證立,從而倫理規範與究責之可能性才能被證成。因為,只有在知與行皆屬我的,我才能承認倫理規範之有效性及其可究責性,從而構成一藉主體之自我關係的形式性論證。
19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鄭志忠 Jyh-Jong Jeng
康德對觀念論的駁斥
Kant’s Refutation of Idealism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在《純粹理性批判》B 版的論證(B274-9)中,康德提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策略,嚴肅地正面回擊懷疑論者對於外在世界真實性的質疑。他直接攻擊懷疑論者的核心假設。首先,康德以懷疑論者都應該能夠接受的自我知識的構想為起點,然後逐步地揭露它的矛盾性。這使得懷疑論者陷入兩難困境。或者他們必須承認,在他們的假設之下,自我知識是不可能的;或者他們必須放棄那個假設,換句話說,他們不僅必須承認自我知識的直接明證性,同時也必須接受作為它的可能性條件的外部事物存在的直接明證性。本文主張:(1)「駁斥」是有說服力的;(2)「駁斥」與「先驗觀念論」的核心主張是相容的。論文分為三大部分。首先,釐清「駁斥」在先驗哲學中的系統性地位,並藉此闡明「現實性設準」的經驗認知意義;其次,批判地分析「駁斥」的論證結構與理由證成;第三,藉由釐清關鍵術語的歧義,來闡明「駁斥」與先驗觀念論的相容性;最後,總結「駁斥」的策略。
19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陳斐婷 Fei-Ting Chen
空氣如何容受顏色?: 亞里斯多德論中介物、光、與視覺
How Does Air Receive Color?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嘗試重建亞里斯多德如何看待中介物空氣容受顏色,給予《靈魂論》第二書第七章418a26-b20 這個段落一個新的詮釋。亞里斯多德分兩個方向進行這項探究。一方面,我論述亞里斯多德嘗試建立一個視覺事件的因果發生序列,顏色是整個視覺事件因果發生序列的動力因起點,使得中介物諸如空氣等透明事物產生變動。而這項變動是一項性質變化。另一方面,透過考察亞里斯多德透過對於光的探究,我指出,處於實現狀態的透明事物,應該理解為展現其與火或此類物體同一的透明本性,是透明事物歷經變動的必要條件。如果上述關於空氣如何容受顏色的解讀是正確的,或許可以為視覺感官如何接受視覺對象的形式(De anima 2.12,414a18-19)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19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陳湘韻 Hsiang-Yun Chen
主教句型的真正問題
The Real Problem of Bishop Sentence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描述性理論(或稱E-型理論)是對「驢子代詞」(donkey anaphora)的一種分析(如:伊凡斯(Evans,1977),韓牧(Heim,1990),尼爾(Neale,1990))。此徑路常為人詬病的一點是無法解釋「主教句型」(bishop sentences)。艾勃(Elbourne,2005)提出一套情境語義學(situation semantics)式的描述性理論,並宣稱該理論不僅能解決傳統描述性理論在說明主教句型時的困難,還能解釋另一種新的主教句型。本文旨在質疑艾勃的分析。我指出艾勃的解法不但使用了未受約束的指代詞(unbound anaphora),且其對新的主教句型的說明也並不適切。
19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楊德立 Tak-Lap Yeung
評After Hegel: German Philosophy, 1840-1900
A Review of After Hegel: German Philosophy, 1840-1900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相比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德國哲學,哲學學者與史家一般更注重前半葉的成就。Frederick Beiser 這本著作,正是針對這種情況而寫。他認為十九世紀後半葉被過度簡化和忽略,其實相對於前半葉,後半葉甚至「更重要和哲學上更有趣」,而通過新的敘事和理論重構,該能賦予其應得的重視。為此,作者鑄造了五條不同的歷史線索,包括新「康德主義的興起」、「物質主義的爭論」、「歷史主義的發展」、「現代邏輯的根源」、「悲觀主義的冒起」,讓讀者以不同角度,重新認識這段歷史。他以發掘失落的傳統為己任,對於志同道合的讀者而言,這書當然對味,然而,若要讓讀者公平、恰當地了解當時的思潮,從另一角度而言,書名引來的期望或未盡相符。作者的學術素養無容置疑,本書豐富的資料和清晰的整理,能讓無論是否熟悉該段哲學史的讀者皆耳目一新。若讀者能自行把當中的細節,放到更大的歷史脈絡看,相信會對此書有更正面的評價、獲益更多。
19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8 > Issue: 56
劉滄龍 Tsang-Long Liu
論尼采的美學自由
On Nietzsche’s Aesthetic Freedom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尼采承繼赫爾德對「美學」(Ästhetik)的理解,進一步開展美學與自由的關聯,藉由美學的進路實現「自然人」(Naturmensch),呼應盧梭「回到自然」的宣言。富含美學意義的「自然」以超善惡的非道德主義,要解放基督教式的禁欲身體。尼采頌揚文藝復興式的教養(virtù),並以歌德的「高尚教養」與「體態靈巧」為例,將「善惡對立的道德」從美學的角度轉化為超善惡的「好壞」。高貴的人就像藝術天才一樣,善於調動身體的多元力量,不把壞的排除,而是肯定命運中的偶然性,在趨於毀滅的現代性生活中,開發矛盾力量的動能,讓足以裂解生命的衝突性力量成為創新生活風格的泉源。自由遊戲的力量是藝術活動的主要形式,也是生命活力的表徵。本文將從力量、自然與自由之間的關係作為討論線索探究以下課題:藝術的解放力量是主體權能的展現還是去主體化的過程?若藝術活動涉及個體解放的自由,是否也有政治自由的向度?尼采美學思想與啟蒙批判的關係為何?
19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8 > Issue: 56
吳澤玫 Tse-Mei Wu
論羅爾斯的穩定性論證
On Rawls’s Arguments of Stabilit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羅爾斯在前後期的正義理論裡,系統地探討並嘗試解決穩定性問題,即在當代社會存在合理多元的事實下,如何促使公民自願接受並遵守社會制度的相關規範,以維繫正義且秩序良好的社會?在《政治自由主義》裡,羅爾斯提出重疊共識的論證。他主張持不同合理全面性學說的公民都會同意「作為公平的正義」這種政治正義觀,以之規範社會主要制度。公民將基於這樣的共識,自願遵守相關規範,因而能在多元價值之中確保社會的穩定。本文的目的在於探討重疊共識的論證能否成功解決多元社會的穩定性問題。首先說明羅爾斯關切的穩定性問題為何,其次說明他為什麼放棄《正義論》裡的穩定性論證,改採重疊共識的論證。第三,本文將分析羅爾斯如何證成重疊共識,主張這樣的共識可以解決穩定性問題。第四,本文檢視並批評重疊共識的論證。筆者將指出,這個論證是失敗的,任何採取社會正義原則層次的論證都無法成功解決穩定性問題。最後,本文將提出一種奠基於道德心理的穩定性論證之初步形式。這樣的論證取向不但相容於羅爾斯的觀點,且是理論上可以成立的。
20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8 > Issue: 56
王介成 Chieh-Cheng Wang
《墨子》身體觀探研─以「修身」為核心
On the Concept of Body in the Mo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旨在從「修身」概念出發對《墨子》的身體觀進行探研。首先本文指出,《墨子》的身體乃由「形─心─氣」構成,此合於先秦諸子對人身體之理解。形即形軀;心則首重其認識義,同時也和「善」、「愛」、「志」、「性」有所關聯;氣在《墨子》中雖未具理論規模,但氣會隨志而現亦是我們了解〈所染〉的關鍵。基於這樣的身體形構我們可看出,《墨子》所修之身並非僅是生理形軀之身,而是一身心合一之身,透過修養(做工夫)學者的身心形態得以發生轉化。本文以為,所謂工夫不單限於內在的心性修養,只要能使人的思想、行為有所改變,無論是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的方法皆可稱為工夫。據此本文從《墨子》中析理出「去」、「反之身」、「立志」、「力事」、「學」、「辯」六種工夫。最後本文發現,《墨子》修身的目的與理想是成就墨家式的人才為天下興利除害,這樣的身體則內含「知無欲惡之身」、「力勇之身」與「交利之身」三種身體向度,此三種身體共構成《墨子》身體觀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