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Issue 39, March 2010

李仲 驥
Pages 1-50

從阿奎那的類比法到藍聖恩的 「模型」與「揭示」 ──宗教語言可能性的古與今

尋覓一套適切的語言,以便用於有關上帝的言說(God - talk),歷久以 來都是神學及哲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比喻作為一種語言的工具,自古已被應 用到不同的知識範疇,但對宗教論述而言,類比的方法卻是經由中世紀的托 馬斯‧阿奎那推廣後,才開始被廣泛採用。但阿奎那式的類比法也並非普遍 被接納。其中的主要爭論,是在於文字究竟是否只可以作單一意義的闡釋,還是可以像比喻那樣具有多重涵義。當代學術界的研究,對宗教語言的討論 更是火上加油:邏輯實證論者堅持認為有關上帝的言說都是毫無意義的,因 為真理的宣稱永不能在這個範疇得以立定。有些批評者更認為,宗教是屬於 「不能言說」的世界,人們只能以沉默來回應。這些批評驅使宗教思想家們 急於作出回應。前牛津大學基督宗教哲學教授藍聖恩(Ian Ramsey)對此挑 戰作出了當面的回應。他的回答可分為兩方面。首先,他固然是要在這些哲 學的批判之前為宗教語言作出辯護。與此同時,他也渴望說明護教學其實能 夠從邏輯經驗主義的理論找到支持。藍氏所建構的「模型」(model)與「揭 示」(disclosure)進路,恰能證明宗教語言在經驗世界的基礎。他的進路也 顯示出,宗教言說所涵概的足以超越經驗主義對真理與意義的狹隘定義。本 文的目的,是將阿奎那的類比法與藍氏的模型理論作一個比較,並特別指出 兩個方法同樣是從可見的到不可見的進路來言說上帝。與此同時,本文也會 指出,兩者因着不同的本體論引申而來的基本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