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Issue 35, March 2008

林義 正
Pages 105-154

孔子對《詩》的詮釋方法

本論文企圖依據涉及孔子稱《詩》、論《詩》、讀《詩》、言《詩》 等的諸多史料,來探討孔子對《詩》的詮釋方法。本文依一、前言,二、對「詩」、「《詩》」與「《詩》三百」意涵的釐清,三、孔子以前《詩》 文本的形成與運用,四、孔子對《詩》的詮釋方法,五、結論,進行 論述。其重點在:(一)從授《詩》的文本論其詮釋方法,(二)從因 周樂論其對《詩》的詮釋旨歸,(三)從稱《詩》論其對《詩》的詮釋 方法。經過筆者的研究,發現孔子對《詩》的詮釋應該有兩個階段,早年的教學是因襲魯國官府所藏的《周詩》文本,晚年的傳授是寓己 志以重編《詩》本,傳素王之道。最後,指出其詮釋方式是斷章取義,運用類比,其詮釋目的在成就君子之德,其對《詩》詮釋活動實含歷 史主義、實用主義與假託主義三種面向,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