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28, October 2004
蔡耀 明
Pages 89-155
《佛說不增不減經》「眾生界不增不減」的修學義理:由眾生界、法界、法身到如來藏的理路開展
本文主要探討《佛說不增不減經(Anunatvqpurnatva-nirdewa)》 「眾生界不增不減」的修學義理;至於落實的辦法,則以眾生界、法界、法身、如來藏等關鍵字詞為環節,闡發眾生界之所以不增 不減在理路的根據與開展。
如果僅就粗淺的經驗所及,通常大致傾向於認為,在時間之 流的沖刷下,一定範圍內的眾生數目,要不是增多,就是出現減 少的情形,也就是說,幾乎不可能維持在零增加且零減少的水 平。然而,《不增不減經》不僅拒絕接受表面上看似有增有減之 見解,而且擺明了就在經典的標題,高高掛出眾生界「不增不減」 為其主旨。本文扣緊既是《不增不減經》的主旨也是本文主題所 關注的「眾生界不增不減」,沿著關鍵字詞,逐一打開其間之意 涵、根據、和理路。在論述架構上,總共分成五節。第一節,「緒
論」,就論文的構成項目,由研究主題到研究目標,逐一交代全 文的構想與梗概。第二節,切入經典主旨——「眾生界不增不 減」——並且就其義理構成,透過系列的提問,展開深度的解析。第三節,切換到「法界」,論陳此一關鍵字詞如何一方面使經典 主旨得到確證,另一方面又使經典在論述的觸角和理路都獲得重 大的拓展。第四節,進一步切換到「法身」,透過此一關鍵字詞,論陳經典主旨如何漸次延伸且一一貫穿眾生、聲聞、緣覺、菩薩、和如來等生命形態和佛法修學專業的身分,不僅出之於一貫的著
眼點,統整地述說各式各樣的生命形態和佛法修學專業的身分何 以分別造成,而且面對生命相續形形色色的差異,恰好成全經典 主旨的甚深義。第五節,「結論與展望」,總結全文要點,並且針 對後續相關的研究,預做前瞻。
本文採取的研究進路,以佛法的修學為著眼點,爬梳與闡明 經典在修學所展開的理路,由此形成對修學義理的一份理解。至 於預期達成的目標,以如下三點最為首要。第一,對《不增不減 經》,做出相當完整的鑽研。第二,以經典主旨和關鍵字詞打通 《不增不減經》的理路,凸顯整篇經文在義理上的整全性與連貫 性。第三,直接藉由《不增不減經》的鑽研,以接近原汁原味的 內涵,開啟生命哲學的一扇門窗,並且認識法界、法身、如來藏 等概念所可能指向的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