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ready a subscriber? - Login here
Not yet a subscriber? - Subscribe here

Browse by:



Displaying: 1-4 of 4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論 著 / articles

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7
王志 輝
Zhi-Hue Wang
The Third Man Argument and Plato’s Theory of Form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的主旨在於,討論如何藉由柏拉圖自身理型論的立場,來避 免他在《巴曼尼德斯篇》所提出的「第三人論證」( Third Man Argument)的問題。根據Geogory Vlastos 的看法,這個論證乃是建 立在兩個隱藏的假定上:「自我表述」(Self-Predication)以及「非同 一性」(Non-Identity)假定。近年來,出現了許多詮釋,企圖藉由證 明「自我表述」假定並非柏拉圖理論之一部分,來避免第三人論證。 然而,本文試圖證明,第三人論證的錯誤並非在於「自我表述」假定,而是在於「非同一性」假定。換言之,我們可以藉由證明「非同一性」 假定乃是一個錯誤的、根本不會被柏拉圖理論接受的命題,來避免第 三人論證。除此以外,本文試圖指出,柏拉圖提出第三人論證,實際上並非 為了要進行某種對自身理論的批判。反之,本文認為,柏拉圖在《巴 曼尼德斯篇》132a1-b2 以及132d1-133a7 所設計的兩個第三人論證版 本,應是為了要警告一般人對其理型論中有關理型與個物關係,亦即 「分有」關係,可能產生的誤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錯誤地以一種 物質論的方式解釋分有關係,那麼理型論必將陷入大性逆推(Largeness Regress);另一方面。若我們將分有看成是一種現象個物與理型間的相 似關係,但將這種相似理解成一種對稱性的關係,那麼,理型論就必 將陷入「相似性逆推」(Likeness Regress)。
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7
鄭志 忠
Jyh-Jong Jeng
Sensus Communis and the Supersensible:The Normativity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反對將鑑賞判斷的規範性建立在道德上。主要的進路是:藉 由鑑賞判斷的模態環節的特殊地位與功能來闡明審美規範性的獨特 性,即鑑賞判斷的規範性內容構成判斷本身的內容;藉由明辨「構成 性的」/「規約性的」的這個區分在兩個不同的脈絡之運用──即不 僅用來區分知性法則和理性原則,同時也用來區分數學性法則和力學性法則──,以便嚴格區分兩種不同的共感:純粹的和理想的共感。 「純粹的共感」是構想力與知性的自由遊戲的結果,它既是一種情 感,也是一種感受能力(鑑賞力),而且又是判斷的構成性規範與原 則。「理想的共感」則是「純粹的共感」與道德情感的先天連結,它 是構想力、知性與理性協調一致的結果。就規範性效力而言,純粹的共感類比於知性的力學性法則(例如,自然因果律);但理想的共感 對於鑑賞判斷卻只是規約性的,就如理性原則對於經驗判斷一樣。美 能夠象徵道德,正是因為美感本身是純粹的,不是反過來;否則的話,鑑賞力的自律將遭受侵犯。「理想的共感」可以用來引導鑑賞力合目的性地自我銳利與純化,以便藉此提高人性,使得一個合乎道德理想 的人文世界的建立「實用地」變得可能。本文最後,診斷康德為什麼 「彷彿」將美建立在道德上的理由,其實就在於他的批判的自然目的 論的「實用意義」中。
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7
杜保 瑞
Bau-Ruei Duh
The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 about the Criticism to Hu Hong in The Doubt of Zhi Yan by Zhu Hs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討論《知言疑義》中朱熹對胡宏的批評意見,企圖澄清兩造 思路的差異,從而各自呈現兩家思維的特色與要點。《知言疑義》中 胡宏的文句多半是本體工夫論合構的發言,因此語多跳躍,致引朱 熹之批評。朱熹即由性善論的本體論立場批評胡宏有「性無善惡」之 說,及由存有論思路的「心統性情說」批評胡宏的心性相關語句之不 佳,以及由「未發涵養已發察識」的工夫次第思路批評胡宏並未重視 平日涵養一節。本文將藉由作者所提之「實踐哲學的解釋架構」,以 及「存有論哲學」的問題意識分析,以澄清兩造哲學問題意識的不同,因而並未形成真正的衝突,從而亦藉此說明朱熹與胡宏各自論學之 重點意旨。
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7
彭文 本
Wen-Berng Pong
Self-Consciousness and Conscien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eories of Mou Zongsan and Ficht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西洋哲學家通常把「自我意識」當作理論哲學問題,而把「良知」 當作實踐哲學問題,兩者分屬不同的哲學領域。中國哲學自孟子以降 的心學傳統則有一種特殊的傾向,亦即將兩個問題都放在實踐哲學領 域來處理,而當代新儒家的牟宗三(1909-1995)把這種理論傾向發揮 到極致。費希特(J.G. Fichte, 1762-1814)則是西洋少數將兩者當作實 踐問題來處理的哲學家。值得注意的是,兩人都以批判康德的「自我 意識」理論得出實踐意義的「自我」的結論。本文想要論述以下兩點: (1)兩人具有類似的「實踐自我」的理論;(2)牟宗三將「實踐自我」等 同於「良知」,而費希特則將「實踐自我」視為純智的思想,「良知」 則是道德情感,兩者並不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