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ready a subscriber? - Login here
Not yet a subscriber? - Subscribe here

Browse by:



Displaying: 1-5 of 5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論 著 / articles

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3 > Issue: 45
孫雲 平
Yun-Ping Sun
History and Life: Nietzsche’s Criticism of Historical Methodology and Teleology in Unfashionable Observation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嘗試釐清尼采於〈歷史對人生之利弊〉一文中對於歷史的觀點以及 其對歷史跟人生關係的主張。其中主要說明尼采於本篇論文如何批判「歷史」 目的論及歷史書寫的方法論:尼采認為人類活動以及歷史本身沒有終極目 的、歷史書寫不可能達至客觀的要求。換言之,追求客觀性目標的歷史書寫 將因為作為純粹的理論性知識而成為人類生活與行動的阻礙、使人類的生命 萎縮與僵化。歷史知識以及記憶在尼采的眼中,成為人類生命之自主性創造 與實踐的絆腳石。藉此尼采展示人類個體的生命特徵:生命不僅不可能永恆 不朽、甚至並非實體性的存在、同時不必然是合乎理性、道德的與正義的。生命是必朽的、是一個不斷流變的、及難以理性掌握的現象。通過對歷史與歷史書寫態度的分析,尼采強調生命必須不斷地透過自主的抉擇、行動與實 踐來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
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3 > Issue: 45
沈享 民
Hsiang-Min Shen
Zhu Xi’s Critique of the Hu Xiang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Humaneness”: An Analysis of How Zhu Xi’s View Differs from Hsieh Liang-Tso’s as Contrasted with Cheng Hao’s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研究朱熹與湖湘學者的兩個辯論:「觀過知仁」與「知覺為仁」,並 論證朱熹對謝良佐與湖湘諸學者的義理之理解並非無據。首先,本文檢視由 朱熹書信與相關文獻所保存下來的論辯內容,並討論朱熹之所以反對湖湘學 者以「知覺」定義「仁」的理據。朱熹認為仁不是一種高妙玄虛的知覺,仁 雖不是知覺本身,但有仁德的人必有知覺。依朱熹,仁專指心之德,即心靈 的卓越品質;有仁德的人以義理為知覺內容,而非只是知覺;知覺本身屬於 智而不是仁。進一步,本文論證:湖湘學者之所以認定知覺為仁,其理由在 於繼受了謝良佐所表述「仁」的內涵,後者遺落了程顥彰顯仁的生動明澈所 善用的類比或譬喻;相對地,謝良佐的表述幾乎接近以定義的方式呈現。是以,即便是朱熹錯解了湖湘學者的義理,在表述方式上,其實事出有因。
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3 > Issue: 45
楊植 勝
Chih-Sheng Yang
Dialectic and Phenomenology: Reflections on the Methodology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黑格爾的哲學方法向來說是辯證法,而辯證法則向來說是「正-反-合」 的形式。本文首先批評這兩種說法,接著依據《精神現象學》的文本,說明 黑格爾在作品裡明白表述的方法是現象學的方法,而不是辯證法的方法。本 文亦檢討其他的詮釋說法。至於辯證法,本文依據文本的分析,論證它並非 黑格爾使用的方法,而是他的形上學。
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3 > Issue: 45
王榮 麟
Rong-Lin Wang
On Rosenberg’s Darwinian Reductionism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羅森堡(2006)主張生物學化約論。但他所鼓吹的化約論是「達爾文式 的」,這指的是達爾文所發現的天擇在決定生物學化約論應該採取什麼形 式,以及化約能夠進行到的最低層級為何等問題上,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關 鍵作用。由於目前大多數的生物學哲學家皆為反化約論者,所以羅森堡在論 證時先針對他們的三項考量作出診斷:第一,內格爾(Nagel)的化約模型 無法應用在生物學上。第二,麥爾(Mayr)在臨近說明(proximate explanation) 和終極說明(ultimate explanation)之間所作出的區分。第三,杜布然斯基 (Dobzhansky)的名言:除非從演化來看,否則生物學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 說得通。在這篇論文中,我將批判地檢視羅森堡的達爾文式化約論是否成立。我會先說明並且分析羅森堡如何藉著重新檢討上述的三項考量,而得出 達爾文式化約論的主張。之後,我將論證達爾文式的化約論隱含有內在的張 力:它既是達爾文式的,也是內格爾式的。在如此之張力的局限之下,第一、 它很難說服如同麥爾一樣主張生物學享有完全自主性與獨特性的生命科學 家們。第二、它也無法追求理想的內格爾式的科學化約圖像;它甚至也無法 交代為什麼在理化科學的所有定律之中,天擇原理會如此與眾不同。第三、 它會使得天擇原理無法與物理主義相吻合。我的結論會是:在探討生物學的 說明或化約模式時,不應該比照理化科學從定律取向來進行,而是應該更顧 及生物學之獨特的學科特性。
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3 > Issue: 45
劉保 禧
Po Hei, Lau
Intellectual Intuition and Imagination: Mou Zongsan and Heidegger on Finitud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牟宗三的康德詮釋重視「智的直覺」,海德格的康德詮釋則重視「想像 力」,兩者看似互不相干,其實隱藏著一場有限與無限的角力。海德格在《康 德與形而上學問題》指出認知一般之本質在於直觀,而感性直觀的接受性正 是人類認知有限性的根源。概括來說,就是以下兩個命題:(1)人只有感性 直觀;(2)人是有限的。牟宗三在《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譯述了《康德書》 的相關內容,並且宣稱兩個對反於海德格的命題:(1)人可有智的直覺;(2) 人雖有限而可無限。牟宗三企圖突破海德格劃下的界線,肯定人有「智的直 覺」,可以創造「物自身」。在本文的分析下,這個看來沿襲康德術語的說法, 不過是說一種「心」與「物」的關係:心表現為覺潤之情,可以賦予事物以 價值。不過,即使如此,亦無法說明人有無限性,牟宗三的宣稱無疑是誇大其 辭。海德格會批評,牟宗三將存在論設置於「時間」範圍以外,企圖以一個 無限的本體為憑藉,活出不朽的意義,這注定是虛妄。海德格在《康德書》 標舉想像力,目的在於揭示人是感性與知性兼具的存在者,無時空性的概念 必須經過想像力的作用─「圖式化」─為概念注入時空元素,才具備認 牟宗三的康德詮釋重視「智的直覺」,海德格的康德詮釋則重視「想像 力」,兩者看似互不相干,其實隱藏著一場有限與無限的角力。海德格在《康德與形而上學問題》指出認知一般之本質在於直觀,而感性直觀的接受性正 是人類認知有限性的根源。概括來說,就是以下兩個命題:(1)人只有感性 直觀;(2)人是有限的。牟宗三在《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譯述了《康德書》 的相關內容,並且宣稱兩個對反於海德格的命題:(1)人可有智的直覺;(2) 人雖有限而可無限。牟宗三企圖突破海德格劃下的界線,肯定人有「智的直 覺」,可以創造「物自身」。在本文的分析下,這個看來沿襲康德術語的說法,不過是說一種「心」與「物」的關係:心表現為覺潤之情,可以賦予事物以 價值。